不知道大家小的時候,有沒有令自己反感的長輩?

有的長輩看到你,就要說你幾句不好的,像是:「唉唷...女生頭髮要綁起來才不會像瘋婆子啊!」「怎麼都沒長高啊?」「你表哥考試都第一名耶!」其實長大後才知道,他們不是真的嫌我們,只是他們習慣以這種方式表達他們的關心與寒暄罷了。

這一個月來,小黎對於奶奶就處於這種反感期。因為奶奶是很仔細照顧親人的生活起居的人,一個禮拜見一次孫子,看到小黎的穿著,總是覺得他穿太少,怕他著涼, 於是便會立刻提醒:「你這樣穿太少了,要穿外套!」吃飯的時候,也會頻頻問孫子:「你要不要吃羊排?你要不要吃牛肉?這個魚很好吃,爺爺你幫他夾一 點......」吃飯前,也當然一定要他去用肥皂洗手。

這些叮嚀,看來都很正常,所以小璞雖然有時覺得多餘,但是她漸漸找到解決方法。結果是,小璞被念的頻率減少了。不過,因為小黎天生個性剛好是很討厭被管,又是較不用言語表達自己情緒的男生,所以衝突就一天天升高。

到了這兩個禮拜,他已經說不想跟奶奶吃飯,因為覺得好煩,奶奶會一直念一直念,讓他完全失去吃飯的心情。

我教他可以有禮貌的跟奶奶溝通,因為奶奶不是不講理的人,而且又這麼疼孫,孫子的話,奶奶一定會聽進去的。但是小黎不肯。

今天,我們去百貨公司吃完晚餐後,要搭電梯下停車場。因為人多,所以小黎站在電梯門口。

媽媽:小黎,你的手不要一直摸門,這樣會被夾到。

黎:(繼續摸)我要去按電梯開關!(慢慢移到控制電梯開關的位置,也就是奶奶前面,爸爸站在奶奶後面。)

奶奶:你看電梯門那邊有貼紙,上面寫說小朋友不可以摸電梯門,會夾到!所以不可以摸電梯門!

黎:(屁股突然往後用力頂奶奶一下,奶奶撞到身後不知所以然的爸爸,爸爸也往後了兩步,所幸爸爸後面沒有別的乘客了。)

這時,剛好也已經到停車場,出停車場後,爸爸不解的問:「小黎,你撞到人都不用說對不起的喔?你沒事幹嘛撞我們啊?」我把我看到的告訴爸爸以後,爸爸開始勃然大怒了!一上車,我們三人開始圍剿小黎。而爺爺奶奶則開著他們的車離開了。

圍剿時間太長,這裡截取重點。

小黎:我不喜歡被規定。

爸爸:如果百貨公司是你開的,你可以訂自己的規定,既然你要來,就要遵守,要不然你就走樓梯!

媽媽:百貨公司要特別貼貼紙提醒,就表示以往有這類事故發生,我們平常也都會提醒你一樣的事情。今天是因為我提醒你了,你沒回應,奶奶才又再講一次。

小黎:可是我覺得奶奶很煩。

爸爸:你覺得很煩就可以動手嗎?

媽媽:我現在覺得你很煩,我也可以打你踢你囉?

爸爸:你以後工作的時候覺得你的老闆、同事很煩,你也打他們嗎?今天如果奶奶背後沒有站人,會發生什麼事?

媽媽:奶奶一定會跌倒耶!

爸爸:如果奶奶背後站的不是我,而是其他乘客,又會發生什麼事?

媽媽:我們全部人都得為你的行為跟大家道歉!

姊姊:連我也是!

媽媽:我告訴你,如果你真的害奶奶跌倒,我當場一定在眾人面前甩你耳光!什麼叫耳光你知道嗎?我不怕丟你的臉,因為是你自己丟了自己的臉!還丟了全家人的臉!

黎:(不說話,知道平常不容易生氣的媽媽真的生氣了.....)

爸爸:容易動手的人通常是言語沒有辦法精確表達自己意思的人,你不但不是這種人,你的言語表達甚至比一般同年紀的小孩都好,所以你不是不會講,你是選擇不講。我覺得問題在於你已經養成習慣先動手,而一動手就不對了!

璞:像你覺得我的朋友挑你的字,很煩,就在我面前打她,我心裡其實很難過。因為我愛你,也愛我的朋友啊!你這樣我會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!

黎:(哽咽)我就是...因為你愛...我跟...愛你朋友一樣多才...討厭她的,而且...她為什麼可以隨便跑來我們教室??

璞:不是啦!我當然是比較愛你啊!因為我的這些朋友到了國中就不會在一起了,可是我們兩個會一直在一起啊!

媽媽:(雖然姊弟情深很感人,但是好像離題了///)

爸爸:小黎,我覺得很奇怪,你對於幼稚園時打過你的一個姊姊和一個老師,痛恨得不得了,甚至不想經過那個學校或聽到那個學校的事,那你應該對於這種暴力有很強的同理心啊!為什麼還會這樣打人呢?

黎:(繼續哭)我就是...從那個...時候...開始打人....的...

媽: (驚!小黎以前無緣無故被這兩人打的時候,才中班,完全不敢反抗,但是內心的恨意從那時升起,當他告訴我們這件事時,非常激動,聲淚俱下。我這才想起在那 之後,記得是他大班時,曾告訴我,他發現打人很有效,因為打一次別人就不會再來煩你了。原來他的同理心是這樣用的??)

爸爸:如果你繼續打人,你就會成為你最討厭的那兩個人!你要這樣嗎?

姊姊:像奶奶一直念我衣服穿太少,我就跟她解釋說我裡面穿了兩件衛生衣,這樣她就不會念我了啊!

黎:可是我沒有(穿兩件衛生衣)啊!

媽媽:那怪不得人家要念啊!你自己要先想想自己為什麼會被念。是不是你一直在做惹人念的事?

姊姊:吃飯的時候,奶奶一直問我要不要吃這個,要不要吃那個,我就說盤子滿了,我等一下自己會夾,這樣奶奶就不會再念我了啊!爺爺雖然叫奶奶不要再念了,但是其實爺爺還是愛奶奶的,他只是不想跟你計較而已!!

媽媽:完全正確!(我怎麼會生出這麼通達事理的女兒啊~~~真是太感動了!^____^)

黎:(變小聲)我覺得講了也沒用......

媽媽:你試過嗎?你跟奶奶溝通過嗎?

爸爸:我們會念你,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你有沒有把話聽進去。

黎:可是回應了就表示我要聽你們的話啊!可是有時候我不想聽啊!

爸爸:你回應不代表你一定同意,你回應只是代表你聽到我們的話了。我們如果知道你聽到了,就不會再繼續說了。

車子回到家裡的停車場。今天白天爺爺奶奶為了小黎想要做的創作,帶他去買了一個小型的熨斗。小黎將熨斗拿出來,準備上樓。

媽媽:你一定要跟奶奶道歉,不管是打電話,做卡片,或寫信。

黎:我不要跟奶奶道歉!

爸爸:你說什麼?你不要?(突然變很大聲)那拿什麼熨斗啊?不准用!拿去還給爺爺奶奶!以前的人是為母埋兒(小黎知道典故)耶!我是養我兒子來打我媽媽的嗎?

媽媽:奶奶對我們這麼好,我們跟她說不必買水果了,她還是很擔心你們沒得吃,硬要買來,還買魚給我們吃,買衣服給媽媽穿。奶奶已經快七十歲了耶!那我七十歲的時候,你覺得我煩,也推我打我嗎?

回家後,我們一句話也不跟他說,我跟小璞去洗澡,準備睡覺。小黎躺在客廳地上,我們也不理他。

媽媽:你不喜歡人管嘛!所以你要洗澡不洗澡隨便你,要睡不睡隨便你。

黎:(賭氣)那我可以不要去上學嗎?

媽媽:(賭氣)隨便你。不過你在家沒有人煮東西給你吃。

小黎回房哭泣。其實我心裡很不忍心,但是必須堅持下去。爸爸在書房趕 paper,正好營造嚴肅感,他沒有插手。

媽媽:我告訴你,你如果不跟奶奶道歉,我從明天開始,一天收一樣玩具,只要是爺爺奶奶買給你的玩具,我都收起來。樂高是第一項!

過了三分鐘,小黎進房間找我。

黎:我打電話給奶奶了。(過來靠到我懷裡撒嬌)

媽媽:(是他真的懂了還是看在樂高的份上?) 奶奶怎麼說?

黎:是爺爺接的,我跟他說我要找奶奶,然後我跟他說對不起。

媽媽:奶奶怎麼說?

黎:奶奶問我為什麼要道歉。

媽媽:啊?

黎:我說因為我撞她。

媽媽:然後呢?

黎:然後奶奶問我......什麼時候啊?(講完後自己破涕為笑)

媽媽:(暈倒)所以奶奶什麼都不知道啊?

黎:(點點頭)

媽媽:怪不得奶奶活得很快樂....^^ (我摟著眼眶通紅,還有殘淚的小黎。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這件事到這裡算是告一段落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小黎上小一以來在學校的表現都還不錯,字跡工整,老師交代的作業或任務都會很認真的自動完成或請我們協助,造的句子都很爆笑,我有空再記錄。

他在學校跟男生玩得還是比較 rough,而我也記取幼稚園的教訓,趁著家長日時,跟他的冤家們的爸爸媽媽先打聲招呼,發現這些家長也都了解自己孩子就是愛玩,反而還擔心小黎受傷。

這 段處理與奶奶關係的事,我發現其實周遭朋友也常遇到類似的困境:因為世代文化交替所產生的隔閡,使得長輩明明是很疼愛孫輩,但卻吃力不討好。夾在中間的我 們,要怎麼引導,真的是門學問。如果引導得當,其實這正是孩子成長的契機。而要當個受孫輩歡迎的長輩,也真是不容易啊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keco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