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個月來抽不出時間或心情寫部落格。

但這其實這段期間是非常值得記錄的,所以決定把心情與生活的轉變記一下。

1.終於在六月,下定決心地開用了生平第一支智慧型手機。我的時間不多,所以沒有辦法讓我成癮,而因為晚上回家後沒辦法有閒情逸致打開電腦上網,所以三、五分鐘的手機上網時間,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又可以跟這個世界接個軌,心情也比較開闊了點。

2.四月,弟弟和弟媳從紐西蘭回台灣定居了。多了一個親人在生活中,即使也沒辦法常見面,但心理上還是覺得熱鬧不少。(其實下定決心換智慧型手機,跟弟弟幫媽媽、阿姨都辦了一支,也不無關係。)

3.小璞唸二下的這個學期,我每天忙忙忙,常常是三天才看一次聯絡簿,漸漸地,覺得她寫功課的狀況似乎不太好,感覺媽媽沒在意,她也就覺得無所謂,中文錯別字增多,字跡越來越亂,英文功課也常沒寫。

4. 六月,高齡 92 的外公往生了。外公一生克勤克儉,無任何不良的飲食習慣,但是失智也已五年。去世前他是因肺炎住院,在醫院裡打點滴的他,瘦得不成人形。聽媽媽說,在走的 那一刻,外公的眼角滑落了眼淚。年紀越長,就越相信有靈魂一事,我甚至盼望能見到靈魂。我們以為在病床上閉著眼的外公早已無意識、聽不見、看不見,但也 許,在臨終前,他的魂魄早已在我們身邊輕撫者我們。因為外公的離去,外婆家的眾多叔叔阿姨表弟表妹們,反而更頻繁地聚首,或摺紙元寶、或彼此聊聊近況。說 真的,結婚以後,我跟大部分表弟妹之間,幾乎就像斷了聯繫。每次回基隆,都是忙著小孩、或是注意另一半的心情,怕他無聊、怕他不自在。他無法理解,回去基 隆,待個半天、一天,盡吸入幾個舅舅們輪流抽菸的菸味,或是打些無聊的撲克牌,聽阿姨們嘮嘮叨叨碎碎念,客廳的電視新聞開一整天,到底是有什麼有趣的?我 只能說,我很難說清楚。那種氛圍讓我覺得安全、溫暖。這些阿姨舅舅們在我小時候時都是這麼地疼我,雖然他們可能不會去發表什麼很有學問的意見,但是我總是很把握每一次能見到他們面的時間。只是,見面的次數是這麼少,少到我很難將每次聚會時的對話連結起來。每次看到表弟或表妹,總要問他/她:你幾年級了? 唉~真是很遜吧!這背後的意思其實是:我關心到的人,真的太少了。

4.六月,幾位同學的家長聯合起來,要求和小黎的爸媽「談一談」,並要幼兒園的園長出面主持。大抵上就是說,不滿自己的孩子常被小黎「霸凌」。問起老師,老師說,其實這些孩子都很喜歡跟小黎玩,因為小黎很好玩。但是小男孩之間一玩過頭有時就太 high,或是有時候玩一玩,玩到某個程度,有一方覺得不好玩了,要停下來,可是小黎卻不知情。

我代表我們家出席了這個會議。家長們不保留地表達了他們的憂心,而我也覺得他們的憂心是合情合理的。園長從美國回來,剛下飛機,當天就出席會議,表達了校方站在教育者的立場、處理方式、與日後打算的作法。

我知道小黎的中外師都是個性很溫和的老師,也許在處理紀律方面真的不是很擅長,但是中師尤其對小黎極其「賞識」,常對小黎所知之廣之博、對動物之熱情、對未知之探索力,對他讚美有加。她對小黎的這份心,我感激都來不及了,當然得出面將教養責任一肩承擔。


老實說,這件事(以及後來小黎在畢業典禮的頒獎儀式中的脫序演出)讓我對鐵壁充滿了怨念。我怪他慣壞小黎,給他過多時間與範疇去做選擇、也給他過多自由、對於該給的處罰又總不能堅持到底......。為此,我跟鐵壁大吵一架,說了一些情緒化、傷害彼此的話。事隔兩週,至今我們依然是相敬如冰。但是,現在儘管在夫妻的情感上,我覺得很孤單,但是這對於小孩的教養,卻不知怎的變成是好事。我們擺脫了忽高忽低的情感波動,且因為夫妻之間刻意保持距離與疏離,反而終於可以在教養的措辭上盡量同調,即使遇到不同意見,也不會像從前一樣直接介入,讓孩子無所適從,而是當下先忍住,事後再理性溝通,就像同事那樣。而不知道是不是跟我吵架時終於說出我心中的不滿有關,我覺得鐵壁對小黎的行為,也終於開始拿出魄力約束、甚至承受他的哭鬧、跟他磨時間。

另一方面,我開始重新拾起教養書籍,重新問自己,關於教養,我到底要走哪一派?如果再來一遍,我會怎麼做?

有人告訴我,我們對小黎的尊重與自由,是幫他、與幫我們選擇了一條很崎嶇難走的路。我們對小孩,一定要先收後放。否則,孩子會發現許多他在家裡被允許的行為,在外面卻樣樣行不通,他會疑惑、會退縮,最後就是無法與這個社會共處。

有人告訴我,我們對小黎的尊重與自由,就是他今日與一般台灣孩子非常不同的地方。他有一股獨特的魅力,如果在西方國家,他會是最受讚美的一顆星。

一路走來,我真的很感謝大家的意見。這些意見,代表了大家的關心。但是,歸根究底,在眾多價值互相衝撞激盪後,我還是得找出一條自己有辦法執行、且信任的教養之路。

在決定那條路的方向前,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是:花時間陪小黎。唯有這樣,才能真正瞭解他,才知道哪一種方式適合他。我捫心自問:小黎每天的聯絡簿,我看過嗎? 小黎每天在學校的喜怒哀樂,我瞭解嗎?我因為上班故,上學、放學都是鐵壁去接送,平日也不跟老師聯繫。我鴕鳥地假裝幼稚園階段的孩子不會有任何問題,鐵壁怕我在一天疲累後,又聽到小黎的種種,反應會很大,所以通常也報喜不報憂。但是,這畢竟是個以女性為主的教養社會,而小黎是個男性養大的孩子,對於母親們會介意的事,鐵壁這個父親並沒有意識到其嚴重性,因此我們錯過了一些教育小黎的機會。但是話說回來,如果我不夠瞭解小黎的個性,把對小璞的那一套拿來對小 黎,那也真的只會弄巧成拙。

所以,在我歸納出教養書中的一些原則與技巧(主要是「技巧」,「原則」其實早在每個人的心中,也不太可能被撼動了)之後,我覺得小黎的狀況進步很多。他可以感覺到他的自由開始被緊縮,但是他也瞭解爸媽仍然愛他,而且正試圖幫助他。

5. 一樣是六月,我們家買了台雷射印表機,要把歸真小築多年來的影像文字紀錄印出來。

 

6. 在吵架之後,我跟我的同事鐵壁不約而同地決定要買洗碗機,而且為了裝設洗碗機,不惜改造原有的廚房,一定要裝進去!!我們為了讓孩子吃得健康,下班後回到家都已經七點,還自己做飯,結果就是吃完飯、洗完碗,就已經快九點了,根本沒有餘力再去盯孩子的功課或是在校的行為,其他的家事與例行的整理就這樣越堆越多,大部分都是鐵壁在做,我九點半就體力不支跟著孩子講床邊故事、睡覺去了,第二天要六點起床啊!!

7. 有了洗碗機之後還不夠,我們還決定要找人來幫忙做家事了!就是一週一次的鐘點管家那種。目前正在物色人選。

8. 最後,要有好體力、好的健康狀態,還是得靠運動。鐵壁固定每週打壘球,這對他很重要。小黎空手道、小璞舞蹈(八月開始小黎小璞還會再多加體操、小璞也想跟著弟弟去練空手道),那我呢?我這麼愛跳舞,一定一定要一個禮拜找個時間去跳舞!未來也希望能盡量回青韻唱歌。這些都是可以讓人的世界與視界都變得大一 點、快樂一點的事呀!

經過這幾個月的混亂與磨難,我真的覺得人活著蠻辛苦的。生活越趨複雜,就是沒辦法再像當學生時那樣,閒來就把腦袋放空、蹺課、喝下午茶打發時間了。不規劃,不實踐,真的就是會一團亂,最後還是得自己去收拾。而收拾的方法---->還是回到原點:花腦袋、規劃。

雖然我覺得我應該是屬於很早就會得老年癡呆症的那型,但是在沒辦法不思考之前,只好辛苦一下了......。我之前的無腦人生,好像得結束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keco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